TDLAS激光點式傳感器的校準是保障其長期性能的核心環節。通過合理設定校準周期(通常3-12個月,視具體情況調整)并采用規范的校準方法,可有效減少漂移和誤差,延長傳感器壽命。用戶應建立校準檔案,結合日常維護,確保傳感器在各類應用中發揮高精度優勢,為安全生產和環境監測提供可靠支撐。隨著技術的發展,自動化校準系統正逐步普及,可進一步提高校準效率和準確性。
校準周期
校準周期是指TDLAS激光點式傳感器兩次校準之間的時間間隔,其設定需綜合考慮傳感器使用環境、制造商建議、行業標準以及實際應用需求。通常,校準周期為3至12個月,但具體周期可能因以下因素而調整:
-環境條件:在高溫、高濕、多塵或腐蝕性氣體等惡劣環境中,傳感器易受污染或老化,校準周期應縮短至3-6個月。
-使用頻率:連續運行或高頻使用的傳感器,其光學元件和電子部件可能更快漂移,建議每3-6個月校準一次;間歇使用或低負荷應用可延長至12個月。
-精度要求:在安全關鍵領域(如化工、能源),對測量精度要求高,校準周期需嚴格按行業標準執行,可能短至1-3個月。
-歷史數據:如果傳感器在以往校準中表現出顯著漂移或不穩定,應縮短周期;反之,穩定性好的傳感器可適當延長。
-制造商指南:不同型號的傳感器可能有特定建議,用戶應優先遵循說明書。
總之,校準周期需動態調整,并通過定期驗證確定優方案。在安裝或大修后,也必須進行初始校準。
校準方法
TDLAS傳感器的校準旨在通過標準氣體調整傳感器輸出,確保其與真實濃度一致。常用方法包括零點校準、跨度校準和全點校準,需使用高純度標準氣體和專業設備。
1.準備工作:
-標準氣體:選擇已知濃度的標準氣體,其濃度應覆蓋傳感器量程,通常包括零點氣體(如高純氮氣)和跨度氣體(目標氣體在空氣中的標準混合氣)。標準氣體的精度需高于傳感器要求,且溯源至國家標準。
-設備檢查:確保傳感器處于穩定狀態,清潔光學窗口,檢查氣路密封性,避免泄漏。校準應在恒溫、恒濕、無干擾的室內進行。
2.校準步驟:
-零點校準:向傳感器通入零點氣體,待讀數穩定后,調整輸出信號至零。此步驟消除傳感器基底漂移或環境干擾。
-跨度校準:通入跨度氣體(通常為量程的50%-90%),待穩定后,調整傳感器輸出以匹配標準氣體濃度。對于多組分測量,需使用相應混合氣體。
-全點校準(可選):通入多個濃度點的標準氣體,繪制濃度-輸出曲線,驗證線性度。此法更全面,但耗時較長。
-記錄與驗證:校準后,記錄數據并測試中間濃度氣體,驗證誤差是否在允許范圍內(如±1%FS)。若不合格,需重新校準或檢修。
3.注意事項:
-校準過程應避免振動或電磁干擾,使用質量流量控制器確保氣流穩定。
-對于具有溫度補償功能的傳感器,需在校準前設置正確參數。
-定期對標準氣體和設備進行溯源,以維持校準鏈的可靠性。